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臺灣博物館-兔兒年迎新春好事成雙遊臺博

臺灣博物館祝福您新一年好事成雙兔兒年鴻兔大展


       國立臺灣博物館除夕、大年初一休館,大年初二正常營運,春節期間規劃新春活動,歡迎闔家到臺博猜春聯、體驗投壺趣,欲參觀「劍舞楚天」特展的朋友,請把握最後時間,劍舞楚天特展展期至2/13,趕緊來臺博館一睹越王勾踐劍千年風采。緊接著「文學拿破崙-巴爾札克特展」在3/4(五)即將浪漫豋場,讓臺博館帶你走入19世紀法國巴黎的自由氛圍,體現法國百花爭鳴、欣欣向榮的時代。



 「春聯」和「年畫」是中國獨特的文化藝術,透過文字與圖像體現祈福避邪的意願、節慶歡樂的情懷以及對眾神和祖先的敬意。每逢年節家家張貼年畫和春聯以期迎祥納福、驅邪避兇,祈求來年全家平安幸福,闔府安康。各行各業也會張貼春聯以爭添喜氣,想知道哪些吉祥用語專屬於何種行業嗎?動動腦就有機會獲得小禮物!

       「大家鬥陣寫春聯」邀請書法家現場揮毫並贈送現場觀眾春聯,小朋友還能親自體驗寫春聯、剪春紙的樂趣。同時配合兔年生肖,博物館特地請版畫藝術家黃椿元,以兔兒爺為形象,讓觀眾手作絹印版畫。相傳兔兒爺源自於月中的玉兔,有一年北京城內瘟疫蔓延,嫦娥便派玉兔到人間為百姓們消災治病,人們為了紀念便尊稱他為「兔兒爺」。一起來臺博拿好禮迎新年吧!


新春活動時間表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許滸10/21
        

是否在尋找什麼光景
         

你正在臺灣博物館二樓後側的通道上,臨著立柱間的玻璃方窗,隱約望見不遠處有一幢寶塔似的中國建築,彷彿曾在祖母的舊相片裡看過。但玻璃窗框侷限了視野,看不清建築的全貌,源於黑白相片的印象實在太過模糊,又毋能以色彩相對照,直教你不能確認。據說此處本是室外的迴廊,五年前為了增加展場空間,才鑲上了玻璃窗,變成室內的過道。相對於玻璃窗的立壁上,現正刊著博物館近年來諸項展覽的記錄相片,暈黃的鹵素燈於焉聚焦,偶有溢出的光暈流淌在蠟亮的木質地板,交融著斜斜射進的日光。你踩著來自各方的光亮,在迴廊間反覆逡巡,試圖尋找能看見整座寶塔的角度,卻終究差了那麼一點兒。百般無奈之際,你只得幻想著時光倒流,回到此間尚未添上窗框、猶是室外的光景,甚至是更久遠的從前,寶塔猶未興建,博物館方才落成……

博物館與日光交錯

真切的黑白方大理石板
    決心不再窮究寶塔與舊相片的聯繫,你走向迴廊終端,回到室內的廳房,將適才的一切想像收回腦門,惟恐他人察覺。然而,腳下黑白方相間的大理石地板,是真真實實從日據時期迤邐來到今天的。關於記憶和物理感官的相對關係,確實令你感到有些惶惑了。不知不覺,已走在自側間盤旋而下,通往正廳的階梯,羅馬式的穹頂正壟罩於上,鑲嵌玻璃雖因時久日遠而略顯黯淡,當年風采仍得想像。正廳兩側各有一個壁龕,頗具縱深,還鑲著金邊紋飾。龕內卻都只放著一只花瓶,著實啟人疑竇。



風采依舊的穹頂

大廳壁龕











其實創建臺灣博物館之初衷,即是日人為了紀念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而壁龕本是用來放置其人銅像。至於原本銅像,今則安於博物館三樓展場深處。獲悉之後,你迫不及待復向樓上走去,無意瞥見臺灣樟腦特展的展區,遂不禁遲了腳步。櫥窗裡展示著各式與樟腦相關的生活用品,其中也包括萬金油,就和祖母讓你隨身帶著的一模一樣。忽然間,你的肌膚彷彿已抹上了萬金油,覺著它帶著體溫漸漸揮發,清爽的涼意襲上身來。你第一次擦萬金油,正是在舊臺大醫院旁的公園路上。當時你給黃昏的蚊蟲咬著了,直喊癢癢,祖母蹲下身來替你擦萬金油。你的視線難得能越過祖母的肩頭,看見有幢上著紅漆的寶塔背著夕陽,色澤顯得暗沉極了,幾乎是暈黑的一片。
(樟腦展已於99年10月底卸展)


                你這才知道寶塔的色彩其實並不要緊,那確實是你在舊相片裡看過的。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當東方遇上西方 ;當排灣遇上納瓦霍]愛分享成員互動紀錄

 [當東方遇上西方  ;當排灣遇上納瓦霍]愛分享成員互動紀錄

教育推廣組 楊宜靜/林俊翰 

  99年12月13日天氣微寒,早上有些許陽光從樹葉間灑落在臺博彩色玻璃,若影若現的倒影靜靜投射在臺博墨綠色大廳地板上,似乎在等待著什麼,這天本是臺博閉館的禮拜一,原本應是安靜的博物館,臺博館員腳步聲劃破寧靜,倏地大門敞開,臺博人興奮地接待遠從美國來訪的MCCA愛分享計畫成員,這天3位美方研究人員和2名納瓦霍族人(Navajo)終於來到臺灣,這次來臺目的是來參觀排灣族部落並與執行MCCA計畫的國立臺灣博物館成員認識彼此。(當天臺博人員帶著他們參觀國立臺灣博物館和土銀展示館)


愛分享計畫成員
   經過一日在台北的參訪行程,包含臺灣博物館、臺博館庫房等,第二日即南下前往本次交流計畫的成員居住地-屏東來義鄉排灣族古樓部落,經過幾小時的車程,風塵僕僕抵達屏東來義鄉,古樓村村長也以最熱烈的方式來歡迎著美國賓客。

共飲連杯表示歡迎
 歡迎會用餐時,雙方討論起兩族的食物有何不同,納瓦霍族(Navajo)在17世紀以前是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為玉米和豆類,同時也會採集野菜作為的食物。17世紀後西班牙人引進羊之後,納瓦霍族就開始過著牧羊生活。所以食物方面與排灣族差不多,但是並無這麼多元化,還是以簡單為主。

   當納瓦霍族人喝到排灣族小米酒的同時,成員好奇地請教納瓦霍族人,在部落是否也有類似釀酒或者飲酒風俗,原來納瓦霍(Navajo)族人會釀造玉米酒慶祝特定的典禮,如同排灣族也會釀造小米酒用以慶典,但納瓦霍族(Navajo)也強調日常飲品,一般是以咖啡和茶為主,而且都是自己生產的。

飲食大交流
 歡迎會結束之後,來到排灣族文化中心聆聽排灣族和納瓦霍族人(Navajo)對介紹自己部落和文化的演講。雙方都有把自己族群的特色呈現出來,排灣族的演講也讓美國賓客印象深刻,著實讓愛分享成員開心。

 隔日來到三地門原住民文化園區,園區中裡面展示不同族群的原住民文化服飾舞蹈、建築,包含有賽夏族 噶瑪蘭族 布農族 邵族、卑南族、排灣族族等。園區模擬原住民的部落,試圖呈現出完整的原住民文化,這趟參訪,讓遠從外國賓客不僅看到臺灣排灣族的文化特色,同時也看到臺灣多元豐富的原住民文化。


外賓體驗賽夏族傳統舞蹈
 在園區中成員體驗代表勇士的刺青,當然體驗的只是紋身貼紙,但是相信這對美國賓客而言,這是很不錯的體驗,雙方雖然有許多相似點,也有許多大不同的地方,像是對於百步蛇,排灣族抱持著尊敬的態度,但是對於納瓦霍族人(Navajo)則不這麼認為,甚至對於蛇有所禁忌。所以其中一名納瓦霍族人(Navajo)的成員對於把百步蛇黏在手背上感到非常的恐懼。



  納瓦霍族(Navajo)是屬於母系社會,女性在納瓦霍(Navajo)族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納瓦霍族人在藝術方面表現出眾,納瓦霍族女性會編織一種獨特的毛毯,而這種獨特的毛毯會傳達熱情,大地的顏色,獨特的設計來彰顯出納瓦霍族(Navajo)的精神。


 無論是臺灣排灣族或美國納瓦霍族都會使用狩獵後的動物獸皮製做成服飾配件,最普遍能在瓦霍族人(Navajo)人民腳上能看到的鹿皮製鞋子。而且納瓦霍族人(Navajo)和排灣族一樣,只有在特定節日時,才會穿著他們傳統服飾參與各類型的典禮或儀式。納瓦霍族人 (Navajo)的傳統服飾顏色類似於大自然的顏色,如天空藍,大地色,白色等等。而這些傳統服飾的裝飾取自於生活與自然,如貝殼,珊瑚,或著玻璃珠加以搭配展現特色。

  
  全球化發展快速的今日,使得文化快速傳遞與交流,如何在全球化之下,保有各地民族的文化與特色,也是當前課題,透過愛分享計畫,不僅是各族之間的交流,更是藉助線上溝通系統做為計畫成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之平台,同時也提供更多民眾分享及參與文化資產的認識。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愛分享:東、西博物館及社群串聯」文化調查計畫


     「愛分享:東、西博物館及社群串聯」文化調查計畫          

國立臺灣博物館教育推廣組      楊宜靜

愛分享成員
      
       全球化趨勢快速發展的今天,隨著交通與網路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認識世界文化之多樣性面貌,而跨文化對話與交流合作亦成為國際社群間共同關注的議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一套解釋族群來源、生活方式、社會發展與遷徙變化的故事。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卻可以藉由交流分享各自獨特的傳統,讓不同文化背景的社群開啟對談與學習,建立一個包容與尊重的跨文化社會的機制。


       MCCA為美國博物館協會(AAM)與美國國務院教育文化局(U.S. Department of State Bureau o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ffairs)共同舉辦國際文化交流計畫,每年有許多國家提出計劃案,希望能獲得與美國博物館合作交流的機會,讓民眾有機會學習他國文化、分享與連結。去年,臺灣首度拿到MCCA計畫獎助,正是國立臺灣博物館博物館(NTM)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自然史博物館(CUMNH)策劃的計劃案--iShare: Connecting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East and West,目的為促進兩館的目標社群--納瓦霍(Navajo Nation)與屏東縣來義鄉排灣(Paiwan)族人接觸博物館藏品的管道,進而紀錄、收藏原住民自身的文化,雙方交流並將資料與大眾分享。本計劃將結合四個合作單位的力量,架設一個線上檔案目錄或網站,它包含影音與影像素材、博物館典藏品影像、公眾網站,藉助線上溝通系統做為計畫成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之平台,同時也提供更多民眾分享及參與文化資產的認識。


愛分享成員共飲連杯


      當然,臺博館與科羅拉多大學自然史博物館歷經一年的視訊會議及遠距線上溝通,大家思索著東、西方博物館及社群如何進行文化串連?如何吸納居民響應與投入?又如何形成一種在地的文化保存?為了付諸行動,99年12月13日至18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自然史博物館3名研究人員和2名納瓦霍族人來到臺灣,展開第一次接觸之旅,不但拜訪MCCA的執行搭檔國立臺灣博物館,計畫成員更由臺博館的教育推廣組隗振瑜組長帶領,南下認識排灣族人及其傳統部落文化。


      因應在部落社會形成一種延續性的觀念,「愛分享:東、西博物館及社群串連」計畫第一次臺灣國際會議特安排於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舉行,透過經驗分享的方式,讓排灣及納瓦霍族人互相介紹自己的部落文化、藝術創作、經濟作物等。當大家喝著小米酒時,納瓦霍族人談起他們的經濟作物以玉米、豆類為主,十七世紀後西班牙人引進了羊之後,開始過著牧羊的生活,所以食物方面並不若排灣族傳統食物多元化,而家戶私釀的玉米酒也只在祭典節慶中飲用。


愛分享成員相互交流與部落合影

    
  臺灣的排灣族屬於雙系社會,重視的是第一位見到陽光的孩子,有權繼承家族財富;美國的納瓦霍則是母系社會,女性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且擁有繼承權。至於藝術方面,女性們都會編織,織品大量採用大地的顏色來傳達熱情,同時,傳統服飾顯示著二族群愛好自然的精神,同樣以貝殼、琉璃珠做裝飾等。「愛分享」計畫的初衷理念正是從訴說自己的故事出發,把族人與部落文化推向國際,讓更多人聆聽美麗的故事,同時藉由與不同文化、生活型態的交流感動,獲得跨文化的經驗,擁有更寬的國際觀與人生觀。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到底是蛇麼?認識雨傘節與眼鏡蛇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管理組 助理研究員    林俊聰

 臺灣的毒蛇分屬於海蛇科、蝮蛇科及蝙蝠蛇科等三科,此三科蛇類的毒性各自不同,而人們最熟悉的雨傘節和眼鏡蛇就是屬於蝙蝠蛇科的蛇類。


蝙蝠蛇科為前溝牙蛇類,其毒腺位於上唇腺的後上方。毒牙直立且固定,大部分埋在齒齦內,位於上頜前方,具溝,有時溝緣會相接合而成管狀;頭部雖為橢圓形,但有劇毒,毒液屬神經性毒,會破壞神經系統,被噬者並不太痛,但卻會要人命。其臨床症狀如下:1.傷口不會很痛。2.視力模糊、嗜睡。3.語言不清、肌肉痙攣、行動障礙。4.呼吸困難、流口水、發冷或發熱。5.惡心、嘔吐、腹瀉。



一、本省單位毒性最強的毒蛇----雨傘節:

1.野外識別特徵:

屬蝙蝠蛇科的中型毒蛇,最大約可達170公分左右。頭呈橢圓形,具毒牙但很短,舌呈紅色至肉色;頭頸部為黑色,全身背面具黑白相間的明顯橫斑紋,鱗片平滑,有光澤背脊鱗較背鱗大且呈六角形;尾下鱗單列並未分裂。



2.棲息環境、習性:

雨傘節屬夜行性蛇類,分布於全省低海拔地區,目前數量尚稱普遍;出沒的環境非常廣,幾乎包括各類天然或人工的環境,尤其是靠近水邊的地方更是牠喜歡活動的地區;以兩棲類、老鼠、泥鰍等為食,另外蛇類也是牠的食物之一;卵生。

雨傘節性情溫馴,行動緩慢,並不太會主動攻擊人類。根據以前的紀錄,本種蛇類的咬人率在本省六種毒蛇中排行第三,致死率卻排第二,佔總死亡數的百分之18,但若以等量的毒液比較時,牠的毒性則為第一。



二、長相最兇的毒蛇----眼鏡蛇:

1.野外識別特徵:

眼鏡蛇身體粗扁,最大體長約可達2公尺,頭部呈橢圓形;體背面為黑褐色、灰黑色到黑色,頸部有一較寬的白色橫斑外,身上另有若干道灰白色或黃白色的較窄橫紋,有些個體這些窄橫紋並不明顯甚至沒有;當牠受到驚嚇,或被激怒時,頭和身體會豎起來呈攻擊狀,並擴張頸部使呈寬扁的「飯匙」狀,故又名「飯匙倩」,此時頸部的白斑便成為眼鏡斑,故名之為「眼鏡蛇」。



2.棲息環境、習性:

眼鏡蛇為日行性蛇類,但太熱的夏天時也會在晚上活動;眼鏡蛇在北部較少,中南部較為普遍,由平地到中低海拔山區都有,棲息的環境很複雜,以矮樹林、灌叢及水邊為主。食物主要為囓齒類、鳥類、兩棲類及蜥蜴類,有時也吃其它蛇類;卵生,每次約可產下9~20個蛋,孵化期間,母蛇似乎會在附近照顧。


在報章雜誌上經常可以看到印度的弄蛇人,以其特有的笛子吹著音樂將眼鏡蛇,從竹簍中緩緩引出,其實那並不是蛇出來聽音樂,而是晃動的笛子將蛇引出來的,因為蛇類沒有外耳,有些種類甚至連中耳都沒有,聽力非常的不好,只是看到晃動的東西,出來看看罷了。在本省咬人的排行榜上眼鏡蛇居第四名,致死率則排第三。

雨傘節黑白相間對比強烈的醒目顏色,強烈的警告著人們我是一條毒蛇。

眼鏡蛇擴張成「飯匙」狀的頸部,是將該部分的肋骨向外及後伸展而成,
所以這時候此部分會變得又寬又扁。





「橢圓形頭的蛇無毒,三角形頭的蛇有毒」,這是民間常聽到辨別有無毒蛇的方法,然而看看這張眼鏡蛇頭部的特寫,卻是標準的橢圓形頭,可知這句話是錯誤的,想要知道是不是毒蛇,最好還是認得牠比較保險。 (不在警戒狀態下的眼鏡蛇,是沒有「飯匙」的)

在臺博兩棲爬蟲展,還有許多兩棲類與蛇等你來探索與認識。


展期至100年03月13日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我愛台博粉絲團,讚!」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王榕萱


     踏進台博土銀展示館就聽到走廊另一端傳來的歡呼聲,在聖誕節這天來到台博館很幸運地趕上聖誕節特別活動。親切的大姊姊在售票櫃台旁招呼每一個參觀者,只要能夠拿著台博館特製聖誕愛心在鏡頭前說出通關密語,即可獲得一張專屬的拍立得照片以及免費入場券,貼心的台博館還特別準備了各式各樣小道具,舉凡聖誕帽、臉書按讚的拇指立牌到拳擊玩具,每一個照片上的臉都洋溢著聖誕的幸福氣息。


專屬拍立得
甜蜜拍立得?
         













    





        
   除此之外,聖誕專屬腦筋急轉彎:聖誕老公公駕著的是馴鹿還是麋鹿?而提示則是桌上擺放的三張照片:馴鹿、麋鹿與喬巴。大部分的小朋友在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問題都傻楞楞的在三張照片前猶疑,遲遲不敢說出答案,也有些小朋友在第一時間就篤定的回答出正確的答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對自己答案堅信不疑的小弟弟,無論旁人如何誤導她始終不對自己有任何一絲懷疑,事後大家問他為什麼如此確信正確答案,小弟弟自信滿滿的說:「因為我有看巧虎呀!」




綠衣弟弟很認真在回答問題唷

一起來認識麋鹿跟馴鹿

可愛的姐妹檔

  除了小朋友外,大人也相當樂意參加這次的活動,雖然在面對鏡頭時總是不如小朋友放得開,但是在看到拍立得照片上自己靦腆的臉時,每一個人都情不自禁地笑了,甚至忘了頭上還戴著聖誕帽呢!從旁記錄這一切的同時,我忽然有一種很深的感觸流過心頭,聖誕節是一個與大家一起度過的節日,無論是認識的人或是不認識的人,當那份笑容能夠溫暖起冬季一顆寒冷的心,共同分享喜悅即是這一天的真諦。在聖誕節這一天,許多的平行線奇蹟似的有了交集。




"讚",打包臺博吧!



超溫暖的聖誕臺博行



全家福


來來來~過聖誕


小妹妹純真的笑容










 

最新留言

追蹤者

搜尋此網誌